在线咨询
400-8233-238

新闻资讯

道匠门窗|说说国庆那些事儿

2020-09-30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618.png

2020年的国庆和中秋巧合地相遇了,天文专家表示,就21世纪而言,这种“巧合”仅出现四次。上一次是2001年,这一次的2020年,另外两次分别在2031年和2077年。

“贺中秋,迎国庆”,喜相逢,让2020年的“中国节”变得更加有意义。今天,道匠君就来跟大家说说国庆那些事儿。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638.png

国庆的历史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  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949年12月2日,根据政协委员马叙伦先生的提议,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以后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

从此,一座共和国的巍峨大厦,在旧时代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国庆节也从此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沉浸在国庆节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这个国家经过了怎样的风风雨雨,经过了多少代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有了今日的辉煌。正是这些人以脊背为支点,才撑起了整个民族的命运;用生命作基石,才筑起了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那座丰碑!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648.png 


国旗的由来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657.png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伴随着隆隆的礼炮声,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那么,你知道五星红旗是谁设计的吗?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总共收到2992幅应征稿件。这些稿件中有很多都是名人设计的,如陈嘉庚设计的是镰刀斧头旗;郭沫若设计的是两个长条,象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朱德设计的是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嵌有红五角星,象征晴朗的天空。这些图案经过认真挑选,选出38幅图案印发给政协代表,让大家评议。

 

最后胜出的是复字第32号图案,名称是“红地五星旗”。五星置于左上角,居高临下,带有向外伸展的气势,“咫尺之内,觉千里之遥”;大五角星和小五角星顾盼呼应,协调和谐;旗面红与黄两种色彩都是暖色,都是中国人民喜欢的颜色。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五星红旗最终被确定为新政权的国旗。

 

这个方案的设计者是曾联松,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

 

1949年7月,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后,便怀着对新国家的热爱之情,着手进行构思。

 

一天晚上,他在阁楼上仰望星空,突然想到人们常唱的几句歌词:“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中国共产党……”心头一亮:共和国国旗的图案上是否可以用星星呢?

 

经过几个昼夜的思考,一个方案渐渐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成熟:旗帜上应该有若干颗星星,一颗大的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其他一些小的星星环拱在周围,意味着“众星拱月”。

 

设计好后,曾联松就将这个方案寄往了北京。当接到筹委会的采用通知和寄来的500万元(旧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500元)稿酬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1950年国庆节,曾联松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国徽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707.png

 

国歌的由来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714.png

 

我国的国歌采用的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它原是为1935年拍摄的故事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影片描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表现了中华儿女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重新填写歌词的新国歌。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197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从国歌的选定、变动到最终被确定下来并被写入宪法的过程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庄重严肃的事情。它和国旗一样,都是法定的国家政权的标志和象征。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721.png

 

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1981年,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进行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2019年国庆70周年。

 

微信截图_20201010202731.png

 

 

诗人洛夫曾说过:“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我醒着。”

 

建国七十一年间,我们的祖国由贫穷落后走向了幸福、安定与和谐,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在享受优渥生活的同时,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自豪,为人民的安康幸福而快慰 。

 

 我爱你,中国!

抖音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公众号关注了解更多